大葱冻了之后可以把它直立放在1-5°C的环境中(注意要直立摆放,并且温度不能太高),让其自然解冻即可,大葱的细胞间隙相对较大,当气温下降后,其细胞间隙中的拦毕水分会结成冰。
但细胞壁却不会受到损伤,这时只要不去触动它,待温度回升之后,大葱细胞间隙中的冰晶就会慢慢融化,大葱也会重新恢复生机。
扩展资料
大葱保存方法
1、冻藏法:大葱采收后晾干,叶子萎蔫,然后捆葱成捆,放在敞棚空屋中或屋外背阴、干燥、温度变化小的地方,用黄墒土埋住葱白部分贮存,这种方法既防冻保暖,又通风良好,不易腐烂变质,但是贮存量少,脱水严重,葱白外层的葱肉易干枯,皮层加厚损耗量大。
2、架藏法:为保证架藏大葱的质量,在贮藏前,需将大捆大葱打弊衡碧开,剔除伤、病及受潮湿的茎株,分扎成重约7-10公斤的小捆,依次堆放在贮藏架上,横着放或竖着放,中间留一捆葱的位置作为通风空隙,如果在露天架藏,应准备好必要的覆盖物,贮藏中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做好防雨、保暖等工作。
3、短期保鲜法:在阴凉靠墙的地方挖一个20厘米深的平底坑,坑租举底放3.3厘米厚的沙子,坑的四周用砖围住。先向池内倒6~7厘米深的水,待水渗下即将葱放人池内,每隔3~4天从池的四角内浇适量水,这样可保鲜1个月左右。
4、假植贮藏法:在院内或地里挖二个浅平底坑,将收获的大葱,除去伤、病株,捆成小捆假植在坑内,埋在葱根和葱白部分。埋好后大水浇灌,增加土壤温度,促进萌发新根,减缓葱叶干枯,延长保鲜时间。
大葱在育苗结束后,就进入定植移栽阶段,定植移栽的好坏直接影响大葱后期的产量,因此选择合理的移栽定植技术,也是大葱获得高产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一、种植地块的选择
大葱是不耐连作作物,连作容易引发土传病害的发生。因此,在种植大葱时,最好与非葱类蔬菜实行2~3年的轮作。一般可与麦类、甘蓝、马铃薯等换茬轮作,可有效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
定植地块应选择地面平整,土层深厚,质地疏松,肥力中等,供排水便利的沙壤土地块。
二、整地施肥
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深翻和晒土,杀灭病菌。结合整地的时候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4000~5000千克,合墒后开沟,开沟宽度15~30厘米、深度20~30厘米;如果是假茎较长的品种,可以开沟深40~50厘米,宽度30~40厘米,开沟的时候保持一边垂直,这样可有效避免葱苗长弯。
大葱定植的行距因品种类型差异而有所不同,适宜的行距标准大约为假茎长度的1.5倍左右,一般长白大葱行距70~90厘米;短白大葱行距50~60厘米。
结合开沟每亩集中沟施有机肥或饼肥50~100千克和复合肥10~15千克、过磷酸钙30~5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然后深刨沟底,使土肥均匀混合。
结合给定植沟施肥,每亩施入5%毒·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或者用乐斯本乳油200克和磷酸二氢钾200克兑水20升蘸根以预防葱蝇等地下害虫。
三、葱苗处理
1、大葱幼苗起苗
起苗应根据苗床的墒情确定。如果苗床干旱不利于起苗,则可在定植前1~2天浇小水1次,等到干湿度适宜的时候在起苗。起苗时用手握住葱的根部或者不浇水用铁锨、叉子起苗都是可以的。起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伤根,起苗后抖落根系上的泥土,然后摘除枯叶,剔除伤残、染病等不利于定植的植株,最后成把按顺序排放。
2、大葱幼苗分级
苗床的葱苗一般会出现大小不一致的现象,如果就这样定植,肯定不利于后期的田间管理。因此,应按照葱苗的大小分成一、二级苗。把幼苗按照等级捆扎,运输过程适当遮盖,避免强光暴晒。当天未定植完的葱苗应根朝下,放置在阴凉处存放,不可以堆垛,以免在夜间因呼吸散热而出现烂苗。
四、大葱扰伏清定植
1、切叶定植
大葱的切叶定植可以减少定植后葱叶的蒸腾作用,能够促进缓苗速度,提高产量。具体做法是:拔出葱苗后,将根部对齐整齐捆扎,然后用刀切去上部叶片,保留假茎和10厘米左右的葱叶,切叶后要立即定植。
2、定植密度
大葱定植的合理密度影根据品种特征、土壤肥力、葱苗的大小及定植时间早晚决定,一般来说定植株距4~7厘米。定植密度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一般长白大葱每亩株数以18000株为宜,短白大葱以25000株为宜。定植较早或选用大苗定植的,可以适当稀植,定植晚或选用小苗的适当密植。
3、定植方法
将分好级的大葱捆逐段摆放在垄上,同一级别的幼苗种植在同一地段。当前主要的定植方法有插栽法和摆栽法。
①、插栽法
插栽法又可分为干插缓前法和湿插法两种方式。
湿插法:现在葱沟灌水,等到水下渗后,以沟底中线为准单行插葱。左右拿葱苗将根须按株距放于沟底,右手用葱叉抵住葱须根插入土中,在微微向上提起,使须根下展,保持葱苗挺直。插后保留插孔以利于通气。插完后在葱苗两侧培土,踩紧即可。此法的优点是定植速度快,大葱直立性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定植前要将定植沟的土刨松软,以利于插苗。
干插法:就是先插葱后灌水的方法。
2、摆栽法
将葱植株按照株距摆放于定植沟内沟壁一侧,垄向为南北方向的摆放在西侧壁,垄向为东西方向的摆放在南侧壁,以减轻日光暴晒,摆放完1沟后,立即用锄头取沟底土埋住根部,厚度为7~10厘米。随后浇灌稳苗水或者定植水,水流要缓慢,以免冲倒葱苗,水渗透后覆薄土保墒。
摆栽法的有点事定植速度较快,缓苗也快,但是种植的大葱假茎基部容易产生弯曲,从而影响大葱的商品性。因此厅慎建议使用插栽法进行定植。
不论最终采取哪种栽葱的方法,定置深度都以7~10厘米为宜,覆土不埋住葱心为好。定植过深不利于发根和发苗,太深还容易引起植株死亡。定植过浅又会导致栽种后容易产生倒伏,不利于培土,当葱苗的高度不一致的时候,应把握上齐下不齐的原则。另外,在定植时,为了便于密植、植株透光和后期的田间管理,定植时葱叶扇面应该与垄向垂直或者呈45°角。
定植后3~5天,根据实际墒情再浇1次缓苗水,之后中耕蹲苗。至此,大葱的定植移栽结束,进入生长阶段。
在进行大葱移栽定植时,一定要根据实际种植情况仔细操作,因为定植移栽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后期大葱的长势和田间管理的方便与否。
国际市场对出口保鲜大葱产品质量要求较高,要求植株大小均匀,整齐,假茎无损伤、无泥土、洁白,葱白横径1.8~2.5厘米,长度35~45厘米,保留3片内叶,叶长15~25厘米。用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材料捆扎、包装等。具体处理技术如下:
(1)去叶 将晌穗大葱放在操作台上,用风枪去外叶(留3片内叶)。
(2)分检 剔除葱白不紧实、表皮发皱弯曲,或受病虫危害、有机械损伤等明显不合格的大葱。
(3)切根、切叶 用刀将根须和上部岁让多余葱叶切掉,切口要平宴雀卜整。加工后的大葱长度为57厘米,其中葱白30厘米以上,葱叶不得短于10厘米。
(4)除渍 用干净抹布抹去大葱上的泥渍、杂质和水滴。
(5)规格划分 用电子秤称单株重,用厘米刻度量葱茎粗度,进行规格划分,分为L、M、S三种规格。
(6)扎束 扎把带统一在葱白分叶部向下3厘米,皮筋统一固定在葱根向上4厘米处。
(7)装箱 把大葱放入符合要求规格的纸箱中,用电子秤称重,每箱葱净含量为3千克(或5千克),纸箱外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名称、规格、株数、毛重、净重、采收日期等。
大葱的采收过程中,怎样避免产量和品质损失?
影响大葱种植效益的主要因素是产量和品质,在采收之前,大葱的生长量接近最大,在采收过程中,确保大葱保持较高的商品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是获得较好售价与经济效益的关键。那么,大葱的采收过程中,怎样避免产量和品质损失呢?
1保护好假茎
采收时要避免大葱假茎损坏或断裂。大葱假茎即葱杆,是大葱关键的产量组成一部分,都是点评大葱等级的最主要根据,采收过程中假如产生损坏乃至断裂,会导致商品性比较严重减少,乃至变成价钱十分便宜的等外品。
保护好假茎需要在采收时适度增加土壤层下挖的深层,等外露15cm以上葱根时再轻轻地上提,随后抖掉根处的土壤。土壤层下挖深层不够或是葱杆外露的占比过小,在收葱的情况下,用劲当然要增加,而葱杆下边比较脆爽,也就更容易断裂。抖土的情况下用劲也需要小,防止断裂,要做到这一点,在采收前降低注水,保持土壤层适度舒爽很关键。
2保护好叶片
采收后除将外场变枯的叶片剥以外,仍保持翠喊圆判绿色或黄绿色的叶片要保存,这一部分叶片可在采收离土以后,不断为假茎一部分运输水份和营养物质,避免假茎太早缺水导致空心进而减少商品产量和品质。
大葱的叶片服用使用价值比葱杆要小许多,通常在服用前会被切除,可是叶片自身却存储了很丰富的水份和矿物质营养物质和有机化学营养物质,并没有这一部分水份和营养物质的后面运输大葱耐储性、商品性和服用口味风味会下滑的迅速。
3掌握好收获时间
大葱中间及外界叶片逐郑改渐变黄绿色时采收最合适,此刻的大葱生长发育几乎终止,产量接近最大,假如采收太早,大葱产量稍低而且葱杆中的有机化学营养成分累积不足丰富,耐储工作能力降低非常容易产生空杆,采收过迟则葱杆产生衰老,肝纤维化水平增强服用品质降低。
在采收时假如逐渐下霜,则要绕开早上开展采收,由于处在霜降情况下的大葱叶片延展性不够,材质硬脆,采收过程中叶片非常容易断裂,导致的消耗会显著增加,应当挑选环境温度较高的早上10点之后最合适。
4捆扎得当
捆扎用的绳索以较宽的绳带最为合适,捆扎前从根处两端对齐随后各自在底端、正中间和叶片中上端各捆扎一道,捆扎幅度不适合很大,以无叶片漏捆、经久不散捆、不勒伤大葱最合适。
每捆大葱的总重量以10kg最合适,很大运送与捆扎会不便捷,易于散捆或中间大葱滑掉。较宽的绳带对大葱造成的气体压强较小,不易损害外场腔配大葱,底端两端对齐有益于码放贮运,捆扎三道则能够确保大葱在捆扎后的坚固水平并变小容积。
5码放运输得当
捆扎后的大葱在贮藏或运输过程中大葱根部应朝下垂直并列置放,这样可以最大限度提高大葱的耐储特性。不可以侧放也不能堆积,要不然非常容易导致叶片或葱杆的断裂或损害,并造成成色减少、品质降低并很容易导致大葱烂掉。
总而言之,掌握以上五点是大葱在采收后确保商品性、提高售价并增加种植效益不可忽略的关键因素,生产者需要做好这些细节上的处理,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更好的做到丰产丰收。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