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e30有点撞脸vivo NEX 3,不是仔细李冲一下,NEX的颜值要好于Mate30,虽然都是瀑布屏,但因为继续支持3D人脸识别,所以mate30还是刘海屏,逼死强迫症系列。NEX3的综合性也更好,具体介绍一下:
NEX3继续保持NEX系列的零界全面屏,6.89英橘亏寸的零界瀑布屏+升降式前置摄像头设计,屏占比达到了惊人的99.6%,打破传统手机的边框限制,让视野无拘无束,视觉效果相当震撼。
NEX 3后置6400W像素超清三摄,主哪伍歼摄像头的传感器尺寸为1/1.7,其他两颗摄像头是1300万像素的广角/微距镜头,以及1300万像素的人像镜头。支持人像Hyper-HDR技术和肤色优化,并提升了逆光拍摄的能力。
前置1600万像素升降式镜头,光圈f/2.0,升降速度为0.65秒,参数虽一般,也足以满足日常的自拍和视频需求。而且也正是因为这颗前置摄像头,成就了NEX3高达99.6%的逆天屏占比。
为了增强5G信号,NEX 3的5G版使用了6天线设计,并加入天线解耦合技术,彻底解决了多条天线之间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与此同时,还采用侧边分布式天线系统,确保不同场景下天线都有很好的兼容性。至于外挂5G基带存在发热量高的问题,NEX 3搭载了灵感均热板散热技术,提升了天线的散热能力。
NEX 3的电池容量为4500mAh,比“主流”的4000mAh多出500mAh,来支撑5G额外消耗的电量,同时搭载了C-DRX省电技术,待机时自动切换到小带宽,节省耗电量。
近期一加手机发布了最新的一加9系列,其中一加9 Pro的硬件配置更是达到了“安卓机皇”的水准,徕卡加持的影像功能也颇具吸引力。更加难得的是,在保持了顶级性能的同时,一加9 Pro还兼顾了机身的轻薄与手感,让它成为了一款适合大多数用户群体的旗舰手机。
和往年的产品一样,这次的一加9 Pro仍然采用了红色的外包装,不过有一点变化就是在底部增加了“Co-developed with HASSELBLAD”的英文字样,也就是“与哈苏联合研发”的意思。虽然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无疑增加了对摄影爱好者的吸引力。
包装盒侧面和内部也有不少哈苏的元素,这次一加和哈苏联手打造一加9 Pro的影像功能,可谓是众望所归。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手机的本体,出厂的保护膜上还十分贴心地标出了无线充电和NFC的位置。一加9 Pro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50W的无线闪充,使用专属无线底座只需要40分钟就可以将电量充满。
包装盒内部看起来并不环保,除了电源适配器和数据线之外,还附送了一个接近手机颜色的塑料保护壳。值得一提的是,一加9 Pro的所有配件都通过纸盒牢牢固定,从而大大减少了因为物流而导致损坏的几率。
一加9 Pro标配65W的USB-C电源适配器,以及C To C充电数据线。这个电源适配器支持65W的私有快充协议,也支持45W的USB PD/PPS公有快充协议,可以给轻薄笔记本、 游戏 机充电。也就是说 旅游 或者出差的时候,随身戴着一个充电器就可以给所有数码设备充电了,这就是“一加式环保”。
包装盒盖子的内侧还有一个“彩蛋”,哈苏“H” Logo旁边的“P1D-50Q”是一加9 Pro的机型代码,下方的“PCD 1,8-2,4/14-77”是指它的相机光圈范围和等效焦距。
一加9 Pro拥有四颗摄像头,广角主摄为4800万像素的IMX789,f/1.8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23mm焦距,7P镜片。超广角主摄为5000万像素的IMX766,f/2.2光圈,等效14mm焦距,自由曲面镜头。长焦摄像头为800万像素,f/2.4光圈,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77mm焦距,相当于3.3倍的光学变焦。另外还有一个激光对焦,和一个双色温闪光灯。
尽管搭载了高通骁龙888处理器,并配尺派乎备了最高12GB+256GB的内存组合,大电池快充、无线充电和NFC功能也都一应俱全。一加9 Pro仍然将机身厚度控制在了8.7mm,重197g,即使长时间把玩也不会感觉到疲劳。它的后盖采用了双层AG玻璃工艺,手感细腻却不反光,且几乎不沾指纹。
一加9 Pro的影像功能十分强大,但从侧面看摄像头模组的凸起却并不明显,所以当机身放在桌面上时陵悉还是比较平稳的。它的侧面仍然保留了一个拨片三段式静音按键,方便用户在接到电话时随时关闭声音。
一加9 Pro的正面是一块6.7英寸的AMOLED屏幕,支持2K 3216*1440分辨率,120Hz高刷新率,并使用了康宁大猩猩玻璃面板。虽然仍然是曲面屏,但是屏幕边缘的弧度减少了许多,手指在边缘滑动的时候不会感觉到突兀,而且也减少了误触和边缘泛绿的问题。
这块屏幕同时还支持LTPO刷新率自适应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显示场景,让屏幕刷新率在1-120Hz之间自由切换,比如在看图片时使用1Hz刷新率,看电影时使用24Hz刷新率,浏览网页时使用120Hz刷新率。从而降低屏幕功耗,节省电量。
虽然这一代一加9 Pro使用了全新的ColorOS 11系统,但是旧的一加手机仍然可以通过自带的“一加搬家”APP将旧手机的数据全部导入到一加9 Pro当中,且微信、QQ等APP在导入新手机后不需要重新登录,并可以保留全部聊天记录。另外旧手机的桌面布局甚至NFC公交卡都可以迁移到新手机当中,减少了用户的升级成本。
这次的一加9 Pro不仅保持了一贯的高性能配置,而且与哈苏羡贺联手打造了专业级的影像系统,同时也拥有良好的外观设计和更好的机身手感,操作系统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因此它完全称得上是一款“小而美”的“性能旗舰”。
弹超人机皇版册物携在街机月光宝盒可以找到,它是一款由日本Sega公司发行的游戏,游戏中有超过50个关卡,每个关卡都有不同的难度,玩家可以通过收集金币、道具和其他物品来提升自己的能力,以蚂咐达到最终的胜利。此外,游戏中还有许多有州伏趣的角色,玩家可以通过控制角色来探索游戏的世界,并且可以自由组合技能来攻击敌人。
曾经在乔布斯的带领下,苹果公司一步步走向辉煌。现如今英雄落幕,库克掌权的苹果沦为和国产手机商一样缺乏创新,固步自封。如果说iPhone6的推出终结了手机的的小屏时代,而现在满大街的iPhone却难有像当年的iPhone4S让人眼前一亮和耳目一新的感觉。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国产手机倒是越做越好。虽然创新不足,但是安卓手机系统的升级和市场的竞争优胜劣汰。让国产手机生产商把利润压到最低,产品更新换代也非常快。锤子,小米, 魅族 ,华为在千元机的市场竞争异常惨烈,后起之秀的VIVO OPPO虽说比不上前面几个国产手机品牌,但是市场定位和销售渠道不同仍然有很大的市场和不小的潜力。高端机里三星更是迎头直上,如果不是今年NOTE7的爆炸事件升级,相信手机中的“机皇”非三星莫属。SONY退出中国市场和摩托罗拉手机业务被收购都是因为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系统流畅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现在并不是iPhone的专属代名词。论日常使用现在国产随便一台千元机都能满足消费者,相对来说iPhone系列对国人的影响力已经不能用单纯的一部手机来衡量,从新闻事件卖肾买苹果开始,国人对iPhone的热情从未减退过,纵使这一代的iPhone7升级变化不大,256GB的亮黑色 iPhone7 PLUS依然被炒到23000RMB的高价,可见国人的对iPhone的“疯狂”。今年的iPhone7和iPhone7 PLUS除去摄像头的升级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亮点,网络上辩告衫段子手玩坏的蓝牙耳机和耳机孔,携腔iPhone7值不值得买,看完这个评测就可以了解。
一 、开箱
拆开包装膜就是主机盒了,记得以前买iPhone4S的时候,淘宝上的港行大部分都是走私过来的。黄牛机盒分离带入境。二道贩子直接用吹风机包膜然后再重新包装就可以直接销售了。盒装分离除了方便偷税漏税,更大利润是偷换配件。当年港行耳机和充电器基本都是被换过的。然后充电器和耳机当行货卖,以便利益最大化。现在JD等大电商的介入,这点就好多了。
iPhone系统的包装一直走简洁明了的包装风格,包装盒正面是主机的背面照片,两边是苹果公司的LOGO和产品标注。
包装盒背后是iPhone7的配置说明和产品的条形码,想要了解iPhone7的详细配置和型号直接看背壳就可以了,盒子里说明书里只有简单的手机介绍,详细使用方法可以在手机”提示“应用中充分了解iPhone7。
打开包装盒就是说明书的收纳盒,紧紧覆盖着内盒里。
拿开说明书收纳盒就是可以看到iPhone7的真身了,这次到手的iPhone7是玫瑰金色不是网上热炒的亮黑色,玫瑰金色经过iPhone6S的过渡慢慢已经被大众审美所接受,男生不是基佬也可以轻松屈驾。
第一层盒子依次是说明书 ,耳机,充电器还有主机。二层盒子就是耳机下面的数据线,结果忘记拍了直接带过。
说明书附送的都是老几样,出厂证明和保修卡还有取卡针,一直不明白为啥每次都送这个苹果贴纸。
iPhone7全家福,耳机,充电头,数据线和主机,说明书。这么多年也没有添点别的东西送。
刚开盒的时候看到耳机,以为附送的是AirPods无线耳机友桥耳机,不是说需要单独购买吗?心想库克真是大方啊!苹果真良心。128美刀的耳机说送就送,真是豪。赶紧上手扣耳机,扣了半天发现根本扣不动,打开一看,心里十万个羊驼在奔跑啊!
耳机接口改成现在的lighting接口。线控也是老三样,没有多的创新。
耳机后面是转接头,lighting接口转3.5mm的音频转接头自从推出就骂声一片,而苹果给出的解释是支持接收/发送48kHz音频信号提高音源和保证耳机通话效果,为耳机供电以驱动喇叭带来更好的音质,实现更多控制功能加深用户体验。但是以上三点的论调网上争论已久。理论虽然靠谱,但是使用起来真的很不方便,充电耳机只能选其一不能兼顾。加上个分流头又不美观,这是要强迫消费者都是买AirPods的节奏。
充电头还是“祖传”的5W 标头,而且不支持快速充电。在这个电子产品快速消费的时代,iPhone7充电时间已经落后国产手机了(充电5分钟,通话5小时的广告词已经深入人心),这一代iPhone也没有加入之前传闻的悬浮式无线充电器,摆脱线材的束缚才是电子产品的未来。
lighting接口数据线可以通用于上代iPhone,充电慢,这根线也要背一部分锅。由于 Lightning 接口设计最开始只能支持 2.4A 的电流,所以无法使用闪充这样的大电流,唯一的解决的方式就是使用iPad充电头。至于其他方面最大的顾虑应该是充电快带来的发热问题,权衡利弊后苹果还是放弃了快充的方案。
开箱到此结束,详细地参数下面详解。
二 、详细参数和机型对比
这次iPhone7外形上跟上一代iPhone6差不多,圆润的机身,屏幕尺寸还是4.7英寸与5.5英寸。正面基本看不出差别,主要主要变化还是在背面以及底部。
iPhone7重量是138g,和iPhone6的172g减少了34g。两者机身厚度都是前者7.1mm后者是6.9mm,数据上iPhone7比iPhone6还厚0.2mm,厚度上iPhone6占点优势。实际拿在手里iPhone7要稍微比iPhone6轻一点,取消了一个音频插孔的代价带来的体验并不像发布会上所说的更轻更薄,不过电子产品一代能比一代轻说明工程师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数据来自JD产品介绍)
iPhone7前置摄像头700万像素,iPhone6前置120万。 像素提升了580万,听筒比iPhone6要长了一点为了保持通话效果更加清晰。充电时候通话出现的电流声在我这台机子并没有出现,说明这不是iPhone7的通病只是概率事件。
实体Home键这次的改革应该是iPhone7最直观的感受之一,每一个经手这个实体机的人都会问两句,这个“HOME"怎么这么硬,相比从第一代开始的按压式HOME键变成了触感式,外形上跟前几代没有太大的区别,仔细看发现HOME键的圆环比以前的更细一点,据官网所称这次的机身马达 Taptic Engine体积更大,而且就在HOME键背后,为的就是配合HOME键产生更好的反馈性震动,模拟老HOME键的手感,直接体现了新HOME键的触感和灵敏度。对于刚接触iPhone7的消费者来说这次HOME键的改革是创新更是革新。
侧面的开机键和电话卡槽基本一样,iPhone7的开机键手感上稍微软一些,按起来比较省力。
左侧的音量按键在这一代未来手感彻底的分离,静音按键还是一样。
iPhone7的镜头和iPhone6对比,1200万和800万虽然像素提升不大,内部构件却有较大的升级,不光是 俗话“说器大活好”不知道这次镜头的升级能给iPhone7的像素得到多大的提升。更大的光圈和镜头组的升级是这次iPhone7的测试重点。配合苹果自家研发的ISP成像效果令人期待。
两者都是突出的摄像头,但是做工和设计上还有较大的区别。iPhone7的摄像头边缘明显比iPhone6的更加圆润一些,而且是一体加工成型直接把摄像头包裹在机身里。不像iPhone6的摄像头机壳分离,立体感那么强,更能全方位地保护摄像头不易受损。iPhone7 plus的双摄像头辨识度更高更有代表性可惜没有实机做对比。
这代iPhone7拿掉了吐槽已久的背部天线,让背面更加简洁干净了不少。底部取消3.5mm耳机孔,改用Lightning接口。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状态栏的改变,更加细致和全面。所有信息提示和推广都会显示在状态栏上,唯一不好的是未接收的信息都会在有痕迹,接收完需要手动去删除状态,虽然可以去设置但是还是觉得容易泄露隐私,尤其是别人看你手机的时候。
三、 iOS 10和系统检测
今年跟随着iPhone7的推出,ios10的升级相对比主机更加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毕竟iOS9和iOS10的变化比较大,从最初的iOS风格实体化到扁平化,还有后来加入的汉字九宫格输入法,苹果一次次的妥协和改变说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用户体验的反馈,而这次IOS 10的功能增添了更多,虽然不能一一找出来,但还是找了几个最直观的亮点,希望能帮助大家了解iOS 10。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状态栏的改变,更加细致和全面。所有信息提示和推广都会显示在状态栏上,唯一不好的是未接收的信息都会在有痕迹,接收完需要手动去删除状态,虽然可以去设置但是还是觉得容易泄露隐私,尤其是别人看你手机的时候。
随着网络介入用的越来越少的短信,在IOS 10中也加入了新功能。视频,图片和音乐的分享更加便利,配合3D TOCH和手指指令可以快速发创意图片,比如双指一起点击就能触发一个嘴唇图案发送。虽然现在短信功能用的比较少,但是iPhone自家的iMessage配上这些功能还是比较好玩的。
随着网络介入用的越来越少的短信,在IOS 10中也加入了新功能。视频,图片和音乐的分享更加便利,配合3D TOCH和手指指令可以快速发创意图片,比如双指一起点击就能触发一个嘴唇图案发送。虽然现在短信功能用的比较少,但是iPhone自家的iMessage配上这些功能还是比较好玩的。
iPhone系列一直困扰的电话骚扰也在被解决了,虽然不是自带功能,需要第三方软件配合使用,但是也比以前要方便多了。不光可以防止广告骚扰电话还附带网络流量监控,以便控制每天飞速消耗的4G流量。
跑分结果居然连iPhone5SE都比不上,我的天啦!
安兔兔跑分比较玄学,一共跑了2次结果都不一样。这个分数就不要太过于纠结,现在手机随随便便都可以跑个小十万分。国内某米每次发布新机总要来个炫耀跑分测试。iPhone从来都不是靠跑分来衡量手机性能。2次跑分状态都是清空软件的状态下,除了3D跑分差别不大,CPU结果2次差距有了一倍多。值得一提的时候发热,跑分的时候机身明显发热严重。
跑分结果居然连iPhone5SE都比不上,我的天啦!
四、 屏幕效果和拍照效果
iPhone7的显示屏和iPhone6一样,都是4.7英寸的显示屏,分辨率1334*750,亮度上从以前的500nit增加到了625nit,理论上屏幕比以前更亮了,色彩模式终于从SRGB换成了广色域。选了4张纯色图来测试,iPhone6的显示效果明显偏亮,iPhone7的颜色更纯粹。
这张照片对比效果直接,iPhone6颜色更亮更鲜艳但是没有iPhone7颜色多。iPhone7的水珠颜色层次相对丰富,广色域比SRGB颜色过渡更自然。
而这张色系相近的照片在iPhone6/7上的表现却区别不大,只能看出iPhone7的色谱颜色要更细腻点。
特意找了一张细节繁琐的照片来看屏幕分辨率,iPhone6/7的屏幕硬件参数是一样的,所以照片细节上都差不多。iPhone7因为颜色偏暖细节上没有iPhone看的清楚。
人像图方面iPhone7的显示效果比较好,肤色更加自然真实,耐看。iPhone6则多少有点亮的刺眼尤其是鼻梁和额头对比可以看出。综上所述,虽然亮度增加了125nit和广色域的加入让iPhone7屏幕增色不少但是和iPhone6也没有拉出多大差别,个人感觉iPhone6屏幕还更亮一些。
相机是我们现在手机日常使用中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这次ios10的升级在相机方面没有太大的改变,使用方法和模式基本保持了iPhone系列的风格,除了从iPhone6S开始加入的live photo,使用方法还是一样的简单方便,只用左右滑动就可以切换拍摄模式。
这一张算是决定性的照片,而且反复拍了很多张,这张照片的白平衡可谓是泾渭分明,一个偏暖一个偏冷,这张iPhone7的白平衡更加准确一点。
这张单反样张图代表2个机型各自的优点,iPhone7更写实,颜色干净还原度高。iPhone6则对比度高,颜色更透亮,相机看起来更有质感,草地更翠绿。
iPhone样张都是使用相机里的全景模式拍摄,单反是PS里合成。照片透视也是iPhone7相对比较好,iPhone6的最左下衣架都有点弯了。 图片太大只能切成2张来对比.
应用场景最多的就是人像和风景了,这张照片正好2者都有。可以看出iPhone7和iPhone6在这张照片的差距并不是很大,除了iPhone6右上角的反光,基本上白平衡和色相都差不多。细节上iPhone7要稍微清晰点,颜色依然是iPhone6比较浓郁。
拉近看的话iPhone7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细节尤为清晰。iPhone6的涂抹感就比较强烈,仔细看两者头发,iPhone7拍摄的更加清楚自然,暗处的表现也不像iPhone6直接雾蒙蒙的一笔带过。但是有利必有弊,远处白色幕布上的字体却是iPhone6要清晰点,iPhone7远景上有点过曝和虚化。PS:画画的女士是我国写实派油画家冷军的前妻罗敏,冷军画了一副罗敏的油画拍出了3千万的高价。
其实拿手机和单反做比较意义不大,毕竟像素差距太大了。之所以加入单反只是让大家对像素有个基本的了解。手机上动辄上千万的像素跟单反上千万的像素不是同一个级别,缩小了看差距不大,放大后差距就明显了。单反用的也是2.8大光圈已同步iPhone7的1.8光圈,3张照片中iPhone7的白平衡最准,成像也最好看。
iPhone样张都是使用相机里的全景模式拍摄,单反是PS里合成。照片透视也是iPhone7相对比较好,iPhone6的最左下衣架都有点弯了。 图片太大只能切成2张来对比.
夜景拍摄是测试重点,特意找了个对比反差大的楼房拍摄,局部截取也用的是最暗处的楼顶,样张表现上iPhone7依靠大光圈获得了大量的细节,iPhone6右边的矮楼房顶处基本看不见,iPhone7勉强还能看清楚。白平衡上不能说谁的比较准,只能说都比较接近。
照片100%大小下,iPhone7的优势就不怎么明显了,除去光圈优势。噪点的表现跟iPhone6不相仲伯,1200万的像素在夜景拍摄上的表现并不出彩,发布会上提到光学防抖相信多用在了运动状态下的拍摄。前置摄像头效果,本人实在是不上相,怕吓着大家,所以没上图。iPhone7的前置摄像头跟iPhone6不是一个级别,根本没有可比性。成像效果完全碾压iPhone6,700万像素和120万像素有着质变。白平衡更精准在人像表现上远超风景,肤色更接近,质感表现也很不错(皮肤粗糙),对于喜欢自拍的妹子买iPhone7绝对正确。
iPhone7拍摄功能还是一如既往地强大,,基友在婚礼现场向老婆演唱的 《Forever love》。证明了iPhone7 4K视频拍摄的效果,新郎从远处走近对焦锁脸越来越清晰。现场光线复杂,新娘额头开始过曝偏亮,镜头追过去就自动平衡了,自动对焦加控制曝光让拍摄视频更加傻瓜式,体现了iPhone7对拍摄视频的优化非常用心,为了检验视频特意找了个优酷会员1080P模式下观看效果最好。因为是室外场所,所以收音有点不是很清晰,这也暴露了iPhone7录音功能在嘈杂的环境里的收录效果会大打折扣。(PS:文章区不方便上传视频)
五、 游戏 娱乐
手机的使用不但包括通讯,拍照等, 游戏 和 娱乐 当然也是少不了的。
目前最火的网游英雄联盟也有手游版了(虽然不是正统授权),但是 游戏 性算得上手游中的上乘之作了。和英雄联盟玩法一模一样, 游戏 玩法更加精简和快捷, 游戏 体验度高,就是玩一会容易发烫,影响手感加个手机壳就完美了。
每天都要玩两盘,手机有不可替代的便利性,随时都可以开战。唯一不好的就是对网速要求有点高,iPhone7对这个 游戏 的优化非常好,特效开到最高也很流畅,除去网络因素会不时卡一下,基本没有什么大问题,3GB的内存保证了 游戏 性能最大化。前天玩的时候还有个小插曲,和基友双排上铂金的时候组队遇到了2个“棒子”,因为这个 游戏 可以实时开语音交流,以方便开团(骂架),结果2个韩国友人(一男一女)在语音阿西吧来,阿西吧去。看来我国手游已经早已走上国际化了。
手游版圣斗士星矢,作为一个从小陪伴到大的动画,必须得下个 游戏 试试。 游戏 模式有点像王者荣耀但是画面更加绚丽多彩,圣衣的动画都很炫,比较考验iPhone7的显示屏效果,屏幕亮度开到最大,可以看的更爽更清晰。
游戏 体验度低,大量的特效和动画来替代 游戏 上的不足。基本上就是各种切换人物和技能特写, 游戏 上偏向于三国无双“割草”,各种杂兵上一波一顿乱打。
蜘蛛侠2的 游戏 优化十分流畅,各个视角切换都很自如。本想测试个极品飞车的 游戏 ,想想手机 游戏 测试的哪款的太多就选择了蜘蛛侠。都是3D 游戏 相信测试效果都差不多。这个 游戏 的FPS帧数还是很高的,还是很考验手机性能,每次NPC多的时候需要不停地切换角度来打击敌人,蜘蛛侠的动作没有一丝卡顿,每次精彩的打斗中还有动作特写,iPhone7都可以完全胜任。
魔性炒面靓汤的方便面广告
现代战争3,据说使命召唤系列的作品。电脑上的使命召唤无论是画面还是剧情都是FPS作品的中点睛之作,不过手机版的现代战争3就有点相形见拙了。为了保证 游戏 的流畅度,画面和帧数相应地减低了不少。
这类FPS 游戏 比较考验手机的平衡性,个人体验不是很好,镜头太灵敏,视角抖动,导致老是打不中人。虽然提示可以瞄准镜加高准星,实际操作略有些麻烦,打击感虽然强烈但是代入感低。iPhone7的水平陀螺仪对应这个 游戏 的优化不是友好,长时间操作多少有点晃眼睛。 唯一的是画面还是不错的,喜欢FPS 游戏 的可以考虑看看。
视频影音也是日常中使用比较多的,4K视频播放也很流畅,拖拽也不卡顿。喜欢追剧的小伙伴可以多下几个应用下剧。4.7寸32G的内存对追剧达人可能捉襟见肘,这时就可以考虑iPhone7 plus 256G了,只要情怀够,钱那都不是事。
iPhone7的视频解析度非常高,很多电脑上不注意的细节在手机上看都能看的更清楚。自带的视频APP支持格式有限,不能识别传输的视频。必须链接到iTunes上导入第三方视频播放软件才可以。也可以使用QQ电脑上传到手机然后播放也可以。
音乐方面我用来测试的是创新声霸锣Pro蓝牙音响,虽然这次评测没有附送发布会上热炒的Airpods无线耳机,但是同是蓝牙传输音效应该差不多。iPhone7的音效是一贯的白开水音质,没什么特点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连接声霸锣Pro后用的是网易云音乐软件,测试歌曲是拉德斯基进行曲,本来准备测试春之声圆舞曲的,反正父子俩的没差别。曲子的乐器比较多,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大鼓等等,旋律时而缓慢时而激昂。不知道是因为蓝牙传输的限制还是曲子乐器比较多,这首曲子在iphone7表现相当之平淡,三频表现非常中庸,大鼓声比较沉闷,小提琴不清晰,长笛不仔细听根本听不到,看来iPhone7对这种多乐器曲目的表现相当不出彩,尤其三频比较难剥离易混淆的管弦乐曲。不排除音源不好的原因,上耳机后效果比蓝牙好多了,毕竟不是专业音响设备不能有太多要求,满足日常使用足够了。减去的3.5mm耳机插孔为iPhone7带来了全方位立体声,不用耳机和蓝牙音响的情况下,靠自己的扬声器依然能获得高质量的音乐体验。
六 、续航和导航
续航一直所有智能机的软肋,iPhone 7这次配备的电池容量有1960 mAh,日常使用打打电话,玩玩微信刷刷微博,不怎么频繁使用的话,一上午也就损耗个百分之30电量左右。玩 游戏 的话就比较耗电,还不能开外音也就3个小时不到就会提示低电量模式。夜晚待机还是比较省电的,基本上一晚上也就百分之5左右,如果手比较勤快,喜欢关后台程序的话,电池坚持个一天半应该不成问题,前提是不怎么玩手机。就算用电如此“精打细算”,仍然逃不过一天一冲的命运。
导航随着百度地图的普及应用率也越来越多,出门在外找地方寻路都少不了它,iPhone7的GPS定位还是很精准的,除了一些地方比较偏的地方会出现信号丢失外。只要4G网速跟得上,市内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上高速也能及时提醒岔路和分流。iPhone7自带的地图APP是和高德合作的,还不错,就是更新慢,修路封路信息不准确。记得以前用某米导航跑高速,经常出现信号丢失或者过了路口都没提醒(好像用当时用是高德)。
总结
今年的iPhone7整体提升空间并不大,苹果两年一大变的传统也没有遵循,就在大家翘楚以待的等苹果来个一个大惊喜时候却推出了这样一个不瘟不火的iPhone7,这篇评测拿iPhone6和iPhone7的对比可以看出来,苹果公司从一个 科技 创新大佬慢慢转变成一个唯利是图的商人。甚至搞出了技术不够颜色凑的卖点来,不得不说营销策略真是高明。这样一年一年的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来卖产品,损耗的只有自己的利益,消费者不是傻子。一次可以,次次这样相信大家都会理智地对待。ios 10的推出侧面也诠释了产品性能过剩的前提下,优秀的用户体验和系统流畅度才是手机发展良性循环的奠基石,希望明年的7S不光在硬件上有所改革,软件也能带来更多创新。最后个人建议如果手上有iPhone6或者6S,可以不用购买新一代的iPhone7直接等7S或者8。如果非要买,可以直接购买iPhone7 plus,这个一代的产品就是追逐个双摄像头,如果没拍照的强烈爱好建议放弃。没有使用过iPhone产品的消费者建议购买iPhone7。电子产品买新不买旧,iPhone7的性能和新一代的HOME键带来的体验是前几代iPhone所没有的,也是未来iPhone系列交互的新卖点。PS:我的iPhone6好像还可以战2年!
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入手OPPO Watch 2「ECG版」。
这也是我第一次使用O系穿戴产品,目前我使用的主力穿戴设备为——华为Watch3。看了下全网也几乎没有两者的详细对比测评。
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那光岩就冒着被两家铁粉围攻的风险,以一个普通用户的角度,深入体验下OPPO Watch 2 ECG版,顺带和 华为Watch3 做一个全面对比吧!
(可能大概也许是全网最详细的对比评测吧!)
这次测评主要采用「半问答形式」
所涉及到的个人观点输出比较多,辅以客观数据表达。因此,测评内容主观性较强,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观点,欢迎评论区友好探讨。
OPPO Watch 2 ECG
【内容说明】
为了方便称呼下文中:
「OPPO Watch 2 ECG 版」简称为「OW2」
「华为 Watch 3」简称为「HW3」
所体验内容仅局限于以下条件:
OW2 固 件 版 本: OW20W3 11 A.51 d784fa8b
OPPO 健康 app版本: 3.9.8 c02f8db 211109
HW3 固 件 版 本: 2.0.0.198
华为 运动 健康 版本: 12.0.10.310
测 试 日 期: 2021年11月
超长文,想选择性阅读的,自食目录:
① 前记
② 对 OW2 外观的看法?
③ OW2 哪些地方比 HW3 做得好?
④ OW2 做的不如 HW3 的地方?
⑤ 有哪些影响体验的地方?(及建议)
⑥ 对于 OW2 的综合评价以及选购建议?
⑦ 光岩对于智能穿戴行业有什么看法?
先说结论:相较于HW3【外观 OW2 完败】
想看开箱和实拍美图的伙伴可以戳这:查看链接
来说说为什么OW2完败?
与其说是HW3和OW2的外观之争,倒不如说是智能手表的【方圆之争】,其实是这个是各花入各眼的事,主观性非常强,就像是豆腐脑的【咸甜之争】,没有标准答案。
至于我的个人观点,再套用下我之前我测评 HW3
(查看链接)里面输出过的观点:
圆形表盘的华为HW3
我个人认同圆形表盘的理由是:
虽然矩形表盘的信息获取量更大,但我不认为手表端是需要大量获取信息的设备,需要的是获取关键信息,因此这个优势我个人认为不足以支撑其形态;
圆形的表盘个人认为更好看,更加接近传统腕表,装饰属性更强的同时,也减弱了方表过分的 科技 感和违和感,更加不打扰的设计可以适应更多正式和非正式的场合;
由于Apple Watch实在太过成功,市场认知度很高,一枝独秀。以至于「方」和「圆」虽然都是基础图形,但做方的智能手表,客观上多多少少会给人有一种“模仿”苹果的感觉,包括 OW2;
综上所述,就这两款表盘形态不同的表来讲,我个人更加偏向于 HW3 的圆形表盘设计。外观也是我之前入手 HW3 的最大因素之一。毕竟作为显性穿戴产品,装饰性还是一个重要的考虑维度。
当然了,既然我会入手 OW2,证明了虽然两者我更为喜欢圆形表盘,但定然也不至于厌恶方形表盘。
而在一众方形表盘的产品中,OW2 相对来讲其设计与细节层面还是很有「特点」的,比如双曲面设计在提升操作手感的同时,也一定程度提升了整体精致感,并且降低了和AW的撞衫感。
(PS:熟悉光岩的同学应该知道我个人一直很推崇双曲面,包括手机。乱陵)
特别是 ECG 心电版本的 OW2,整体的质感会比普通版高出几个 Level,为全系产品唯一采用「316L不锈钢」表体、「陶瓷」背壳和「蓝宝石玻璃」的光电感应元件盖板的版本,整体的质感还是非常出众的,这点的材质运用和 HW3 倒答陪雀是如出一辙,两者可以掰掰手腕,好不好看因人而异,但所表现出来的质感两者均为目前市面上最好的智能手表之一。
OW2 展示
一、【交互体验】
此乃从HW3转换但OW2上,最明显的感知。
形容一下这种感知差,假设AW的体验为10分的话,OW2可以冲到7-8分,而HW3则在5分上下。
首先整体的流畅度上非常好,几乎可以媲美苹果!
当然了,也可以说是模仿苹果。有了苹果这个好老师,OW2 这个学清早生做起课题来要轻松不少(据小道消息说 OPPO 还挖来了AW 的工程师?),包括交互逻辑这一块,也学的行云流水,加上矩形的表盘,整体也比较符合手机上使用的交互体验。
从结果来讲,非常不错。
其次是动效和视效上,HW3 不知何因,在后续的系统更新中,取消了很多动效和视效,比如通知动画、背景模糊和过度动画等,可能是为了续航,令人诧异。
而在 OW2 上可以说是量足管饱了!客观讲是目前非苹果智能手表中,做的最好的产品了(或许没有之一)。
苹果表表示一脸问号
二、【生态建设】
再来说说生态建设,这个也是目前非苹果系全智能手表的一个「瓶颈」和永远的痛了。更加是所有硬件厂商无法绕开话题,这点两家做的都不能令人满意。
现阶段 OW2 总计上架应用数约64个,当然这个数据是有一定水分的,因为鸡贼的OPPO把一些系统应用也放在了应用市场内。第三方应用差不多在50个上下吧。
目前OW商店上架的所有应用
你可能要问:咦?不对啊,这么来看也没有比HW3体验出优势啊,光数量的话说不如华为还更多呢?!
之所以说 OW2 生态更好的原因主要体现在2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OW2 的应用「质量」和「独立性」更高。
以两者都有的百度地图为例:
HW3商店下载的百度地图存储大小不到1M,而OPPO手表商店下载的则达到44M!这悬殊的差距,在功能性上的体现就是,HW3 上包含百度地图在内的多数应用,依然无法脱离手机使用,功能也相对简单。与其说是APP倒不如说像是「小程序」,更加适用于GT 2PRO这种RTOS系统,比如最近的Amzfit 的 RTOS 设备中也采用了这种思路。HW3 没有体现其硬件优势。
而且华为引以为豪的鸿蒙分布式能力,事实OW和AW同样支持,支持手机关键信息投送到手表屏幕上,比如导航、打车和航班等关键信息。
更加别说像QQ、微信和音乐这种「国民应用」了,华为目前压根没有(不过据称已经在洽谈了,等 HW4吧)。
但需要指出的是,事实上个人并不认为在手表上进行原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的工作是多么明智的选择,其真正的意义可能在于覆盖偶发场景下的独立使用,哪怕其使用场景仅占全部场景的1/10,比如手机没电了,或者出门运动等,就可以不带手机,单独用手表与外界保持基本的连接。
但事实上基于 AOSP 的鸿蒙 Watch 是有能力做独立应用的(参考第三方 ADB 应用安装),加上硬件底子在那里,倒是可以期待下后续更新,唯一的羁绊可能是续航了和推进进度了(很显然我等不起了)。
第二个方面是:OW2 的「第三方」扩展性更强。得益于魔改Android的功劳,不必像 HW3 那样顶着鸿蒙的帽子有所避讳(花粉别喷我,这个是华为工程师微博上自己说的),加上不同于HW3为圆形屏幕,OW2的适配要简单的多。可以ADB安装一些不在官方应用市场的app,比如:酷安、B站、抖音等等。
比如第三方应用市场,Etralab
三、【信息展示】
这点不必多言,无论是信息显示密度、排版等方面,OW3的方形表盘都有较大优势。
圆形表盘则几乎只能剧中显示关键信息。
但这点在消息通知等层面的影响并不大,就像我前面说的,手表并不需要接收和处理复杂信息。
可能在应用适配和用户习惯上会相对更加延续手机,普适性更强。同时整齐的排版,也也有助于信息快速获取。
四、【续航充电】
「全智能可以使用4天」
「充电10分钟,使用一整天」
这两句 Slogan 是 OW2 的重要宣传卖点。
对此我验证了下,首先是全智能模式续航4天这件事【是!真!的!】基本能达到3.5-4天
HW3 之前发布会宣传的也是4天(后来宣传页改了3天)但实际使用则只有2天出头。本以为 OW2 估计也会「虚标」,但实测结果是按照我之前 HW3 的使用模型,可以做到4天!
这应该主要是 OW2 容量更大的 510mAh 电池(比HW3多出的60mAh)和其宣传的「双擎续航」有关,这个厂商的宣发视频和测评里介绍的很详细,就不赘述了。总之带来的结果就是 目前全智能手表中顶级的续航水准,我为这句话负责。
快充
再者是充电,在被 HW3 折磨过以后,OW2 的充电速度带来的对比感就像是「龟兔赛跑」。
HW3充满电全程根据不同室温在90 120分钟左右,
OW2大概在40 60分钟上下,基本只需要 HW3的一半时间,甚至更少。
这其中的原因我之前HW3的深测中也提到过,主要是不同厂商对于「有线」和「无线」充电的取舍问题,由于手表体积限制,散热不佳,无线充电的功率做不上去,导致包括HW3在内的所有使用无线充电的产品,充电时间都不短。
反之则是类似欧魅的触点有线充电,没那么“高大上”,普适性也不如无线,甚至可能后续还会有触点氧化问题,但就是能做到「快」「很快」。
我个人是比较认同这种取舍的,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利大于弊。
HW3
整体来讲,长续航+快充,是目前电池没有突破性发展的前提下,减轻续航焦虑的最好途径,这点我认同OPPO务实的思路。
五、【性价比】
这点本来不应该放进来说,毕竟不同人对于「性价比」的定义不同。哪怕是 HW3,我也没有认为他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有多贵,有多么割韭菜,需求定义价值,这也是市场化自然竞争的结果,没有好坏。
只是相比之下,OW2 的性价比确实相当高,哪怕是ECG 版本,第三方平台也只需要2K出头。综合产品力,这个价格相对来讲还是比较良心的,看得出绿厂还是想分一块穿戴市场的蛋糕。
六、【设备开放】
虽说一般同品牌内产品生态结合适配最好。
但华为做的还是有些过头了,人为制造设备壁垒不少,用过华为穿戴产品的都应该知道,华为穿戴对于非华为手机的支持非常不友好!特别是iPhone用户,不仅一般功能不能用,续航还直接缩减一半。
会缺失很多核心功能、核心卖点,包括但不仅限于:信息跨屏投送、心脏 健康 研究、睡眠呼吸筛查、一碰传等,详细参看下表。
HW3对非华为手机的功能限制
而OW2这边则会好很多,虽然依然会有些功能依赖于Color OS系统的配合,比如:电竞模式和遥控拍照。但总体来讲,都是些无关痛痒的非核心功能,不影响核心体验。
其实我也不明白,在只有存量设备没有太多新增设备的情况下,华为基于这种半封闭政策的意义何在。
七、【维护展望】
这点就要从我对HW3的心路历程说起了,从首发购买到现在想卖掉,HW3让我从开始的「理解」变成了「不解」,有一句话说就是:「勇于认错,死心不改」
在HW3的使用期间,我与华为工程师线上、电话沟通了无数次,我能感受到他们想做好,态度诚恳,但一周、两周、一个月、两个月,我实在是等不了了。甚至沟通中,内部员工也透露出对这款产品的矛盾和不自信。
颜值是真的高
相比之下,OW3有一个不错的产品基础,并且总体上不同于华为在穿戴市场的「守擂方」,OPPO属于「攻擂方」相对来讲会更加积极主动,短期内的盈利压力应该也没那么大。
比如在酷安就有产品经理@Lubia 经常于用户沟通与聆听,在这点上,华为缺失一个更直接的垂直反馈互动通道,总体上还是略显“傲慢”了些。
不过这里有一点也想问问大家,非 OPPO 用户好像用不了OPPO社区app?那如何反馈呢?
八、【其他细节】
自动运动记录、暂停做的比华为要灵敏很多,华为除了时间阈值还有心率参数阈值,很难触发。
还有非本系品牌的链接稳定性也比之HW3要高。因为华为需要安装HMS,同时维持两个后台的稳定性要更差一些。包括HMS的耗电也不容小觑。
再者,可能由于屏幕形态的关系,HW3 的多数高级操作需要在手机上完成,比如睡眠结果查看等等。这点总体影响不是很大,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客观上少了一个交互步骤。
OW2 的语音助手也要比 HW3 的小艺要强的多,主要表现在唤醒更容易,同时功能更加强大,基本上接近手机上的小布了。
前面说了这么多的OW2的「好」,自然也有做的不足的地方,作为曾经穿戴市场的王者华为, HW3 在以下层面目前还是要优于 OW2 的。
一、【大 健康 】
「 健康 」作为智能穿戴产品的“独门绝技”,是非贴身的手机做不到的,因此 健康 在智能手表上的表现就变得非常重要。在这点上,得益于华为多年的数据和生态积累,在国内厂商中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其实硬件层面大家都大差不差,说来说去这就是PPG、ECG、血氧以及一些重力感应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准确性也早就可以做到95%以上,差的那1%、2%意义也不大,比如像ECG心电的硬件软件大家也都是好洛维提供。HW3就多了「薛定谔」的体温监测。
OW2主要缺失的还是对于采集信息的处理分析不如华为,在智能穿戴上「软硬一体」非常重要。
那华为如何相对友商产品做出差异化痛点呢?
答案是华为提供了【解签服务】好比是你去庙里摇了个签,至于这个签是上签还是下签则需要请人解签,如果解出的是下签还需要有人给你指点,而华为提供的“解签”项目有:
科学睡眠分析、呼吸暂停筛查;
心脏 健康 研究;
血管 健康 研究;
呼吸疾病筛查(待OTA);
以及即将发布的:
冠心病筛查研究;
高血压筛查研究 。
这些和国内顶级医疗机构或学院合作的 健康 研究项目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给检测结果这串数字“解签”,甚至还提供医疗服务预约、回访等一条龙服务。非常有助于筛查特定高危人群。
以心脏 健康 研究为例,按华为发布的数据:自心脏 健康 研究项目上线以来,截止3月份已经有超过247万的用户参与了这个项目,有超过1万的人员通过这个项目筛查出来存在心律失常高风险,筛查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你别说,我身边还真有朋友因为「呼吸暂停」接到过301医院客服的电话回访。
而OPPO这边,虽然也有这方面的努力,比如推出了「鼾症监测」和「心率预警」但总体还是差些意思,比如睡眠监测的算法准确性较华为还是不够准,血氧监测的触发阈值也过高,对于ECG心电和PPG心率的解读也不如华为全面等等。
不仅如此,OPPO在「大 健康 硬件生态」构建更是远远不如华为丰富,生态硬件屈指可数。华为经过多年发展,相对已经很丰富了,可可选择的余地非常大:比如最近发布的ECG表带、便捷血糖仪等等。
华为大 健康 生态硬件具有压倒性优势
最后再提一句,这次OW2的ECG似乎不像一代那样有二类医疗器械认证,暂时不清楚是因为在认证中还没完成,还是压根就没认证。可以问下@Lubia 。
二、【运动体验】
这里倒不是说OW2的运动监测不准,相反,OW2的自动运动识别、暂停做的要比华为的好得多。可以看出底层算法并不差。我这里说的主要是是指「体验」。
总体来讲,功能性和细节上还有一定欠缺:
比如华为watch可以做到在手表连接手机时,两者协同工作 手机上开始运动自动同步到手表上开始记录心率,反之手表上开始运动自动同步到手机路线等信息实时查看,这点OPPO则不行。
其次是运动记录的数据,相对华为会更加详细和直观。并且在手表上提供的数据也更多,这点在后面的客户端体验中还会再次提到。
华为还有手表端的实时动态线路记录,以及手机端的动态轨迹视频,最重要的是多年积累的运动健身课程非常多。
三、【硬件性能】
总体来讲,
OW2的 4100+Apollo4s+1GRAM+8GROM的硬件配置和HW3的 麒麟710L+麒麟A1+2GRAM+16GROM,在处理器层面半斤八两,差别不大。约等于七八年前旗舰机的性能水准。
但OW2在运存和内存上还是诚意不足,比如1G的运存,在前台开启app时,经常会导致后台被杀的情况,包括即时通讯软件的后台。
再者8G的存储实际使用也并不宽裕,对于这样一只功能丰富的手表,这个存储多少有些捉襟见肘。这个运存和储存的限制,可能会影响这块表生命周期内的后续升级和使用。
这点华为和苹果倒是相当大方,把规格提升到了接近手机的水准。不过虽说华为大方,但在生态上的短板,多少有些空有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的味道。
四、【客户端App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主观性比较强,仅作为参考。OPPO最近更新的 健康 app客户端总体上还是有明显进步的,但综合来讲和华为的客户端还是存在一定体验差距。
从界面来看
先从首页看。两者的布局思路大体相同。但OPPO 健康 app的功能的聚焦和直达不如华为。
运动界面,OPPO 健康 过分简洁了,甚至可以说是简陋。华为运动 健康 app有众多课程,而且质量都很好,完全可以媲美第三方专业app,前期多数为免费课程,最近似乎开启了会员制,不过收费也不高。
从用户体验来看
OPPO缺少「用户激励」
就比如动态视频轨迹来说,这不仅仅是记录,还有社交分享属性。我经常在朋友圈上看到那些每天跑几公里的运动达人赛动态视频,因为运动本质是「反人性」的,需要「炫耀」和「虚荣」去激励。
用户激励这方面华为做的很好,比如「勋章」相比于OPPO会更丰富也更有质感。而且还会每月定期举办运动活动,通过运动达到一定成就。还会时不时跳出小字来鼓励你或者鞭策你,让你感觉与设备有沟通感。
华为的动态轨迹视频
从数据来看。
界面内的数据、图表查看,OW2基本只能看个大概,甚至连拖动时间滑条都没有,而华为不仅可以全屏查看图表,还可以叠加图表,以及拖动时间节点滑块。
从心率、血氧、睡眠等数据展现方式来看,华为的相对要更加直观。OPPO 则“借鉴”AW,但有些抽象。
最后,就是前面提到的由于OPPO的 健康 生态硬件圈刚起步,也缺少华为那样接入多种生态硬件的能力。
五、【IOT生态框架】
其实智能手表作为贴身设备,本来是非常适合作为控制终端的,但无奈OPPO的智能家电生态做的不尽如人意,智能曲线救国通过天猫精灵来控制,但这做带来的是整合性和体验深度严重不足。
举个场景例子:当我在床上看着电视,不经意间入睡,这时候智能手表监测到我入睡一定时间后会自动帮我关灯、关电视,毕竟光线噪音影响睡眠。这就是智能穿戴贴身属性带来控制智能家居结合案例。
六、【其他细节】
AOD就不用说了,想让表看起来更像表,这点必不可少,虽然会影响续航,但在某些场合一块黝黑的屏幕手表看起来还是显得比较愚蠢,不过听说已经在做了。
久坐提醒不灵敏,这点不如HW3,经常我坐了几个小时了也没提醒。还有似乎也没有洗手提醒。睡眠监测我会偶尔丢失数据。
再者就是手表的周边产品匮乏,由于OW2为定制化接口,导致第三方配件表带远远不如采用22mm通用表带的HW3,甚至连一个靠谱的转接22mm表带的转接扣都很难买到。
最后表盘市场这一块,OW2 有所欠缺,基本都是官方表盘,好处自然是免费,而且品质有基础保障。
但缺失第三方开发者,整个表盘的数量和创意还是贫乏了些。希望开放第三方开发工具,打造表盘市场生态。
一、【Children 微信体验】
这个儿童微信的接受消息的逻辑有点BUG,比如我们手机和手表断开连接,但我手机仍然在使用,可以看到消息,等到我去手表上打开微信时,会把断开后所有的微信消息再推送一边,头像单独横跳……
再有一个就是在某些场景,会出现儿童微信的备注,羞耻感爆棚好吧。
最后就是在电脑登陆微信后,如果开启手机静音,等待电脑下线,自然会保持静音的BUG,这里又要友好问候张小龙先生了。
儿童微信终究只能是一个过度方案,看张小什么时候开窍出个正经的手表版吧。
二、【OPPO 健康 细节】
这点还是前面提到过的问题,打造「运动 健康 闭环」,将「课程」、「用户激励」等完善起来。
三、【界面交互层面细节】
这个应用列表界面,我怎么看都觉得吧HW3和OW2的界面互换会更完美???
一个是在圆表里塞进了一个方形列表!
一个是在方表里塞进了一个圆形列表!
不觉得在智能手表寸土寸金的屏幕上,这样浪费四个角很浪费吗?!况且OW2还没有HW3的旋转表冠,使用起来并不能令人愉悦。
说到应用界面,别的地方都借鉴了手机上的操作逻辑,但唯独卸载应用这点,需要点进应用列表,费力找到应用市场,再找到次级菜单再卸载。
为何就不能借鉴手机的逻辑,长按图标后,除了可以移动位置,在四个空出的角上显示一个垃圾桶的标签,直接拖到角上确认卸载。
建议参考三星和华为,给手表增加「手势操作」,比如搓手指打开支付码、握拳接听电话等等。
理由是在智能手表的使用场景上,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双手操作。如果需要调整手姿才能达到,倒不如直接打开放手方便了。(比如我在吃小龙虾)
洋洋洒洒说了一通,那么对于光岩我个人而言,
OPPO Watch 2 ECG版到底如何呢?
总体来说,我对OW2的整体使用感受还是正面居多,在与 HW3 的对比中,不能简单说谁好谁坏,总体来说在需要长期投入的生态建设、 健康 和算法资源上,OW2还是要略逊一筹。
而在手表的基础体验、用户理解和生态建设等层面,则相比于HW3 完成度要更高。
个人观点是: OW2 能覆盖更多的用户群体和需求,也更智能化,对于这款产品还是比较满意,可以给到8/10分。
都说安卓世界的「全智能手表」是个坑,
以至于华为出完Watch一代时隔4年才发布第二代,
以至于就算拥有强大粉丝号召力的小米Watch也销量折戟。
以至于各大厂商在Wear OS、魔改安卓、自研系统之间反复痛苦横跳,甚至应用生态还需要一个个去谈。
我对OPPO Watch包括其他厂商只有一个期待:坚持住,道险且长。我相信现在是黎明前的黑暗,随着人们对 健康 生活的日益重视,爆发总会到来。
至于选购建议
我认为OW2可能不是特别适合那些专业运动用户和对于智能生态有一定期盼的用户。
如果对于手表的颜值要求特别苛刻,完全不喜欢方表形态的话那就完全不必考虑了。
应该比较适合对于极客、白领和学生这些年轻人 喜欢折腾,想一定程度摆脱续航焦虑,想要一个智能终端分担一部分手机焦虑的人。在这其中,OW2 拥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我个人推荐。
可穿戴行业已经进入瓶颈期了吗?
有人说是的,因为现在市场上的硬件软件的同质化日趋严重,各家都在补短板和互相借鉴。
而对于用户来讲,似乎智能穿戴产品成为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没有什么强需求来刺激购买,甚至哪怕强如AW,日常使用80%的需求,一个小小手环也能做到。
但我个人还是保持乐观,智能穿戴的瓶颈还远远没到,甚至可能还在瓶底,可挖掘的深度和广度都还非常多。不是因为需求疲软而投入不足,恰恰是做的还不够,才导致需求疲软,不要因果颠倒。
从深度来讲
以智能手表为例,通知、运动、 健康 和智能,这4驾马车,都还未一骑绝尘。
健康 层面各家对于现有传感器的利用和算法优化都还不够,对于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群下的覆盖还不够完全。监测稳定性和多样定制性也还不够。而对于新增传感器,哪怕强如华为,基于体温传感器的「呼吸 健康 研究」也一再延期搁浅。智能穿戴想真真成为个人 健康 助理中心,还有一段路要走。
运动层面更别说了,复杂运动的识别准确性至今仍然是个问题,别看OPPO华为都声称自己有过百的运动项目,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属于记录心率的「酱油项目」,完全没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特别是球类运动。
智能层面就更惨了,除了苹果,智能手表端的生态至今仍然是一地鸡毛。你能想象一个系列产品在发布一年后的迭代产品,应用生态涵盖仅仅增加了几十款app?!安卓(包括鸿蒙)智能手表急需一个厂家联盟生态!
从智能穿戴的广度来讲
目前还未成体系,很初级,智能穿戴中的智能手表/手环占了出货量的大部分,但受限于手表这个品类的独特性,注定在 健康 监测和舒适性上并没有很大优势。
未来可以扩大智能穿戴的广度,比如智能服饰、智能眼镜、智能耳机、甚至于智能内衣等等。全方位做到 健康 监测、智能化联动和运动辅助等等。
因此个人对于智能穿戴市场的前景,持积极乐观态度,手机可能不会消失,但人与智能需求的结合,一定不会只通过手机,而需要包括手机、智能穿戴和智能家居的完美体系化结合。
#oppowatch2#
#华为Watch3#
#华为鸿蒙#
#OPPO#
#智能手表#
光岩
2021.11.14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以上内容均为原创。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