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换机也叫交换式集线器,是局域网中的一种重要设备。它可将用户收到的数据包根据目的地址转发到相应的端口。它与一般集线器的不同之处是:集线器是将数据转发到所有的集线器端口,既同一网段的计算机共享固有的带宽,传输通过碰撞检测进行,同一网段计算机越多,传输碰撞也越多,传输速率会变慢;而交换机每个端口为固定带宽,有独特的传输方式,传输速率不受计算机台数增加影响,所以它更优秀。
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设备,它可将多个局域网网段连接到一个大型网络上。目前有许多类型的交换机,
根据架构特点,交换机可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3种。
● 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它是应用于高端的交换机。
● 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数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
● 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应用很广泛。
根据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交换机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令牌环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和千兆以太网交换机等多种,这些交换机分别适用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和令牌环网等环境。
根据应用规模,交换机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
● 企业级交换机:属于高端交换机,它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可作为网络骨干来构建高速局域网。
● 部门级交换机:面向部门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是固定配置,也可以是模块配置,一般有光纤接口。它具有较为突出的智能型特点。
工作组交换机是传统集线器Hub的理想替代产品,一般为固定配置,配有一定数目的10Base T或10/100Base TX以太网口。
根据OSI的分层结构,交换机可分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等。
二层交换机是指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上的交换机,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制。一个纯第2层的解决方案,是最便宜的方案,但它在划分子网和广播限制等方面提供的控制最少。
三层交换机是一个具有3层交换功能的设备,即带有第3层路由功能的第2层交换机。
二)集线器在星型拓扑的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集线器有多种,各个种类具有特定的功能、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下面介绍多数集线器的一些标准特性和被动、主动、智能集线器的区别以及一些高性能集线器的附加特性。
1.标准特性
所有的集线器根据可连接的线缆类型都有一些基本特性。集线器可以给网络提供除接口之外的附加服务,但也必须遵从IEEE对介质的规定。
多数集线器(HUB)主要的连接是RJ45插座。这是基于双绞线的多种以太网的标准接头类型,从10Base-T到100Base-T,局域网中的工作站、打印机等设备通常是以某种双绞线连接到集线器的,其两端为RJ45连接头。
每种线缆到集线器的长度由使用的介质决定,如表3-2所示。
表3-2
以太网类型
距离
10Base-2
185米
10Base-5
500米
10Base-T
100米
10Base-F
2公里
上述是以太网规范的最大长度,其中多数可以用中继器(repeater)来延长。
集线器是电子设备,因此需要电源,多数集线器还有指示多种状态的LED指示灯,常见的两种指示灯是电源和端口状态指示灯,有的集线器还有监视端口通信状态和冲突的指示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观察指示灯来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
2.被动集线器
顾名思义,被动集线器是相对静止的。它们没有专门的动作来提高网络性能,也不能帮你检测硬件错误或性能瓶颈。它们只是简单地从一个端口接收数据并通过所有端口分发,这是集线器可以做的最简单的事情。被动集线器是星型拓扑以太网的入门级设备。
被动集线器通常有一个10Base-2端口和一些RJ45接头。我们知道,10Base-5是使用粗缆的以太网,这个10Base-2接头可以用于连接主干。有些集线器还有可连到收发器的AUI端口以建立主干。
3.主动集线器
主动集线器拥有被动集线器的所有性能,此外还能监视数据。它们在以太网实现存储转发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在转发之前检查数据,并不区分优先次序,而是纠正损坏的分组并调整时序。
如果信号比较弱但仍然可读,主动集线器在转发前将其恢复到较强的状态。这使得一些性能不是特别理想的设备也可正常使用。如果某设备发出的信号不够强,使得被动集线器无法识别,那么主动集线器的信号放大器可以使该设备继续正常使用。因此,主动集线器代替了中继器的功能。此外,主动集线器还可以报知那些设备失效,从而提供了一定的诊断能力。
有些线缆可能有电磁干扰使分组不能按正常时序到达集线器,主动集线器可以将转发的分组重新同步。有时数据根本就到不了目的地,主动集线器通过在单个端口重发分组来弥补数据的丢失。主动集线器可以调整时序以适应较慢的、错误率较高的连接。当然,这样做会降低连接到该集线器上设备的整体网络速度,但是,有时这比丢失数据要好。此外时序调整实际上可以减少局域网中的冲突次数,数据不需要重复广播,局域网就可以传输新的数据。
主动集线器提供一定的优化性能和一些诊断能力,它们比简单的被动集线器贵,可以配以多个、多种端口。
4.智能集线器
智能集线器比前两种集线器能提供更多的好处,可以使用户能更有效地共享资源。其技术近些年才出现,很多地方还没有机会享受到它的好处。除了主动集线器的特性外,智能集线器提供了集中管理功能。如果连接到智能集线器上的设备出了问题,你可以很容易识别、诊断和修补。这是极大的提高。在一个大型网络里,如果没有集中的管理工具,那么你常常需要一个一个线盒地跑,寻找出问题的设备。
智能集线器的另一个出色的特性是可以为不同设备提供灵活的传输速率。除了上连到高速主干的端口外,智能集线器还支持到桌面的10、16和100Mbps的速率,即支持以太网、令牌环和FDDI。
集线器一般都不需设置,连接后即可使用。互联网各种级别的网络中随处都可见到路由器。接入网络使得家庭和小型企业可以连接到某个互联网服务提供商;企业网中的路由器连接一个校园或企业内成千上万的计算机;骨干网上的路由器终端系统通常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它们连接长距离骨干网上的ISP和企业网络。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骨干网、企业网还是接入网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骨干网要求路由器能对少数链路进行高速路由转发。企业级路由器不但要求端口数目多、价格低廉,而且要求配置起来简单方便,并提供QoS。
三)1.接入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连接家庭或ISP内的小型企业客户。接入路由器已经开始不只是提供SLIP或PPP连接,还支持诸如PPTP和IPSec等虚拟私有网络协议。这些协议要能在每个端口上运行。诸如ADSL等技术将很快提高各家庭的可用带宽,这将进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负担。由于这些趋势,接入路由器将来会支持许多异构和高速端口,并在各个端口能够运行多种协议,同时还要避开电话交换网。
2.企业级路由器
企业或校园级路由器连接许多终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以尽量便宜的方法实现尽可能多的端点互连,并且进一步要求支持不同的服务质量。许多现有的企业网络都是由Hub或网桥连接起来的以太网段。尽管这些设备价格便宜、易于安装、无需配置,但是它们不支持服务等级。相反,有路由器参与的网络能够将机器分成多个碰撞域,并因此能够控制一个网络的大小。此外,路由器还支持一定的服务等级,至少允许分成多个优先级别。但是路由器的每端口造价要贵些,并且在能够使用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配置工作。因此,企业路由器的成败就在于是否提供大量端口且每端口的造价很低,是否容易配置,是否支持QoS。另外还要求企业级路由器有效地支持广播和组播。企业网络还要处理历史遗留的各种LAN技术,支持多种协议,包括IP、IPX和Vine。它们还要支持防火墙、包过滤以及大量的管理和安全策略以及VLAN。
3.骨干级路由器
骨干级路由器实现企业级网络的互联。对它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代价则处于次要地位。硬件可靠性可以采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技术,如热备份、双电源、双数据通路等来获得。这些技术对所有骨干路由器而言差不多是标准的。骨干IP路由器的主要性能瓶颈是在转发表中查找某个路由所耗的时间。当收到一个包时,输入端口在转发表中查找该包的目的地址以确定其目的端口,当包越短或者当包要发往许多目的端口时,势必增加路由查找的代价。因此,将一些常访问的目的端口放到缓存中能够提高路由查找的效率。不管是输入缓冲还是输出缓冲路由器,都存在路由查找的瓶颈问题。除了性能瓶颈问题,路由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4.太比特路由器
在未来核心互联网使用的三种主要技术中,光纤和DWDM都已经是很成熟的并且是现成的。如果没有与现有的光纤技术和DWDM技术提供的原始带宽对应的路由器,新的网络基础设施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性能的改善,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骨干交换/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太比特路由器技术现在还主要处于开发实验阶段。
广义角度分
从广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按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分
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
按规模应用分
从规模应用上又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各厂商划分的尺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来讲,企业级交换机都是机架式,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机架式(插槽数较少),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组级交换机为固定配置式(功能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规模来看,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
按网络构成方式分
按照现在复杂的网络构成方式,网络交换机被划分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其中,核心层交换机全部采用机箱式模块化设计,已经基本上都设计了与之相配备的1000Base-T模块。接入层支持1000Base-T的以太网交换机基本上是固定端口式交换机,以10/100M端口为主,并且以固定端口或扩展槽方式提供1000Base-T的上联端口。汇聚层1000Base-T交换机同时存在机箱式和固定端口式两种设计,可以提供多个1000Base-T端口,一般也可以提供1000Base-X等其他形式的端口。接入层和汇聚层交换机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小型局域网解决方案。
按架构特点分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三种产品。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ATM、令牌环及FDDI等,但价格较贵。不少高端交换机都采用机架式结构。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这类交换机的价格居中。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最便宜,应用也最广泛。
按网络模型分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交换机又可以分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第四层交换机等,一直到第七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最为普遍,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基于IP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机普遍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部分第三层交换机也同时具有第四层交换功能,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端口信息进行目标端口判断。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内容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按可管理型分
按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又可把交换机分为可管理型交换机和不可管理型交换机,它们的区别在于对SNMP、RMON等网管协议的支持。可管理型交换机便于网络监控、流量分析,但成本也相对较高。大中型网络在汇聚层应该选择可管理型交换机,在接入层视应用需要而定,核心层交换机则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换机。
按可否堆叠分
按照交换机是否可堆叠,交换机又可分为可堆叠型交换机和不可堆叠型交换机两种。设计堆叠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端口密度。
通常家用的我们俗称的“交换机、路由器”其实本质只是一个集线器,即我们所说的HUB,基于广播模式的,不具备路由功能,不能分隔网段。
从广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基础平台。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1.按照网络构成分类
网络交换机可划分为接入层交换机、汇聚层交换机和核心层交换机。接入层和汇聚层交换机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小型局域网解决方案。
2. 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分类
交换机可以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多种,这些交换机分别适用于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ATM和令牌环网等环境。
3.规模应用分类
从规模应用上又有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一般来讲,企业级交换机都是机架式,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机架式,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组级交换机则一般为固定配置式,功能较为简单。从应用的规模来看,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
4.架构特点分类
根据架构特点,人们还将局域网交换机分为机架式、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三种产品。机架式交换机是一种插槽式的交换机,扩展性较好,可支持不同的网络类型,但价格较贵。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是一种有固定端口并带少量扩展槽的交换机,这种交换机在支持固定端口类型网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扩展其他网络类型模块来支持其他类型网络,这类交换机的价格居中。不带扩展槽固定配置式交换机仅支持一种类型的网络(一般是以太网),可应用于小型企业或办公室环境下的局域网,价格便宜,应用也最广泛。
5.按照七层网络模型分类
按照OSI的七层网络模型,交换机又可以分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三层交换机、第四层交换机等,一直到第七层交换机。基于MAC地址工作的第二层交换机最为普遍,用于网络接入层和汇聚层。基于IP地址和协议进行交换的第三层交换机普遍应用于网络的核心层,也少量应用于汇聚层。部分第三层交换机也同时具有第四层交换功能,可以根据数据帧的协议端口信息进行目标端口判断。第四层以上的交换机称之为内容型交换机,主要用于互联网数据中心。
6.按照交换机是否可管理
可把交换机分为可管理型交换机和不可管理型交换机,它们的区别在于对SNMP、RMON等网管协议的支持。可管理型交换机便于网络监控、流量分析,但成本也相对较高。有大中型网络在汇聚层应该选择可管理型交换机,在接入层视应用需要而定,核心层交换机则全部是可管理型交换机。
7. 广泛的普通分类方法
按照最广泛的普通分类方法,局域网交换机可以分为桌面型交换机、工作组型交换机和校园网交换机三类。桌面型交换机使用最广泛,尤其是在一般办公室、小型机房和业务受理较为集中的业务部门、多媒体制作中心、网站管理中心等部门。工作组型交换机常用来作为扩充设备,在桌面型交换机不能满足需求时,大多直接考虑工作组型交换机。虽然工作组型交换机只有较少的端口数量,但却支持较多的MAC地址,并具有良好的扩充能力,端口的传输速度基本上为100M。校园网交换机的应用相对较少,仅应用于大型网络,且一般作为网络的骨干交换机,并具有快速数据交换能力和全双工能力,可提供容错等智能特性,还支持扩充选项及第三层交换中的虚拟局域网(VLAN)等多种功能。
8.根据交换技术分类
根据交换技术的不同,有人又把交换机分为端口交换机、帧交换机和信元交换机三种。端口交换机转发延迟很小,操作接近单局域网性能,远远超过了普通桥接互联网之间的转发性能。帧交换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局域网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统传输媒介进行微分段,提供并行传送的机制,以减小冲突域、获得高的带宽。
9.从应用角度划分
从应用的角度看,交换机又可分为电话交换机(PBX)和数据交换机(Switch)。当然,目前非常时髦的在数据上的语音传输VoIP又有人称之为“软交换机”。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